兴亡谁人定 — Ray Dalio的The Changing World Order笔记 1

marswriter
8 min readSep 14, 2020

--

能尝试且代价不高,就能相对容易学习方法。比如一个手工一开始做不好,做多了开窍了,就能成为专家;比如不确定一个甜点是否好吃,如果不贵,可以买来尝尝,好吃再买。

但是现实中,一些事情可能是一生才碰到几次,比如等会要提到的经济小周期,还有些事情是一生最多碰到一次,比如经济大周期,理解研究就很难了。

可喜的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幸好有很多史书,供后人研究总结。

关于历史,总是有很多英雄的故事。也毫不夸张地说,因为熟悉英雄的名字,而让我们更容易记住了那个鲜活而远去的时代。

如果从时势造英雄的角度,可以发现很多历史规律,历朝历代都有学者借古喻今。“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Ray Dalio和他的研究团队研究了历史,总结了一些兴亡盛衰的规律。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changing-world-order-ray-dalio-1f/

以下是主要的懒人笔记:

经济小周期一般是十年之内,倒闭一批行业,兴起一批行业,股市楼市经历大震荡,一般人还是可以经历整个周期;

经济大周期一般可能是百年一遇,衰落一批国家,兴起一批国家,会有社会变革甚至战争,一般人未必能碰到,碰到了也未必知晓正经历其中。

造成社会变革和动荡的主因,是money and credit的周期。

现代“国家”的概念,也是17世纪欧洲三十年之后才有的,王国、民族、城邦、部落、帝国、王朝,等等概念有所不同。

帝国通常有比较大的版图,维护成本很高,如果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持运行成本,帝国就会瓦解。

简单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经济实力不够,民不聊生,自然就会有动乱。经济实力靠生产力,生产力靠教育和科技。

印刷术使得学习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造成了后来的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等。

不同科技条件下,社会(包括国家内和国家间)运作的模式很不一样。农业经济是土地和王权,工业经济是资本主义和合作共赢,从商需要拥有财富的权利才会有合作,国家需要维持生产和财富权利的系统,因此稳定的国家才会吸引资金。

国计民生自古都是国家大事,发生变革的主要原因为:money & credit collapse,贫富悬殊,革命和战争,自然灾害。

经历过困难期的人会更自信和强大,比如经历过二战困难时期的前辈往往也会为成功渡过难关而美好磨难给人的成长。

回看近500年的世界级帝国,都有金融中心和国际货币的实力,按时间顺序: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和冉冉升起的中国上海。拥有国际货币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占很大便宜,比如本国央行就可以向别国借钱,然后印钱偿还等等。

人富有了工作强度就自然会减少,下一代的吃苦耐劳能力也会不及上一代,也意味着富国的生产成本会变高,因此低成本国家会有生产优势。后起之秀能直接学习copy强国的新科技而跳过科研环节,比如当时的老二英国以相对老大荷兰低的成本造船,后来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当然,货币优势也会是一种诅咒,货币发行国借债尝到甜头,就会自我强化不停借款不停印钱,直到本国的生产能力无法承受时,就会垮掉。

现代国家的经济有赖于央行,如果央行渐渐无法用刺激债务和经济,只能靠印钱,就会造成货币大贬值。

富人为了保护财富,会考虑转移财富到低税的地方,这样会使情况恶化,政府会出台禁止条例,但因此会引起社会恐慌。

维护大国需要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这需要军费,高额军费会增加国内经济负担,加税又让国内的经济更困难。对手看到这种两难境地,就可能发起挑战。

上图反映了各个阶段兴起的霸主

上图的x轴表示以帝国鼎盛为中心,前后120年的情况,看各曲线峰值,可以发现教育、科技创新、竞争力是最早出现的,之后才是军事、金融中心等等

下图是重要的周期阶段划分,从一般等价物黄金到和黄金关联的纸币,再到现在由国家背书和央行发行的法币(Fiat Money),如果经济奔溃了,又会回到Hard Money黄金。

money和credit是政府发明的,为了让公司、组织和个人增加购买力的。

money和credit本身无价值,是accounting系统里的流通步骤,用来分配资源如借与贷,但是,这个系统经常挂,导致分配资源很不均。

政府是可以印钱的,但不同政府印出来的钱,并不是等效的。拥有国际货币(reserve currency)的国家,能不停印钱影响别的国家。能印世界货币,美国financial economic power其实多倍于真实power。

关于借贷,如果借到钱并创造价值,还利息给出钱方,对借与贷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两种economy系统:在real economy里,供需和通胀;financial economy里,是靠央行调节。

经济调节的手段包括:节俭;债务违约和重组;调节财富分配比如调税;印钱和货币贬值。其中印钱往往比较常见和有效,有个原因是心理作用:钱多物价涨,但人还是会感觉变富有了。但有人要买单。

经济周期的阶段:能借能还,到难借难还,最后央行也无力刺激了,就要挂了。

能通过印钱分配社会财富,但问题是印出的钱未必到穷的人群里,反而增加贫富差距,而政府考虑政治利益,不平衡社会资源,反而滥用印钱权力。

印钱往往用来买国债bonds,这样拥有国债的人可以套现,用来投入到别的高回报的资产(如股票和黄金),结果是:印钱推高了其他资产的价格,但并不进入到最需要钱的人手里。2020年4月9号的法令,helicopter money (direct payments from the government to citizens),就是这个,且和罗斯福于1933年3月5日的政令一样。

当疯狂印钱,远超本身黄金存储量后,会导致货币贬值,这样就会回到硬通货(hard money),通常是黄金本身。

处于周期末期的霸主,会控制本国黄金外流。

在经济上行的时候,拥有债务debt是好的,因为钱用在了更有回报的地方,但出于周期末期的时候,拥有债务很有风险,会拿不到钱。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一辈子都因hold the debt投资尝甜头,在最后一击来临之前,都不会有感觉。

再看黄金,以前黄金只在银行,银行印的钱和黄金直接挂钩,现在法币已经完全不一样的。

美国曾于1980年左右,紧缩货币供应,导致利息高于资产价值,背债者不要资产而破产了,导致其他国家破产了

货币占比:USD 55%, EURO 25%, JP Yen 10%, CNY 2%

货币紧缩,债务泡沫破裂,credit和经济收缩,同时伴随贫富悬殊,就容易出现国内和国与国之间的关于财富和权力的对抗。

货币贬值起来,其实很坑的,也是必然的。见上图,以前的货币其实已经消失了,并不与财富(如黄金)关联。

二战中美国大发横财,表现为大量黄金涌入美国,财富就积累了。

法币不用跟黄金挂钩,央行可以无障碍create money and credit了。

通胀会使人把钱流向和通胀对冲的资产或者其他货币,央行有2个选择:升息或者印钱买资产。

打战的钱,也是要印出来。

货币走弱是自我强化的过程,且无法停止。经济规律的宿命,周期。

回归财富本质,现在在Type 3阶段,之后货币会走弱,要积累黄金和其他资产了吗?

关于中美

上图有点吓人,预示着中国要赶超美国,所以现在美国在全力遏制中国,这些制裁手段历史上也都用过,范围包括技术、贸易等等先于军事的因素。

Ray Dalio的文章还在更新,后续笔记再添加。

--

--

No responses yet